小网孔玻纤土工格栅 12.7mm网孔玻纤格栅
随着公路交通量和汽车载重量的增大,对路面结构的破坏日渐加重,越来越多的旧混凝土路面面临着修复工作。与沥青路面相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比较困难,即使在旧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罩面层是一种改善其使用性能的有效措施,但在沥青加铺层中出现反射裂缝仍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反射裂缝本身对罩面层的使用性能影响不大,但环境因素的负效应,经常使得裂缝迅速向四面扩展,缩短罩面层寿命。为了能有效地减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裂缝的反射速度,或减薄沥青罩面层厚度,国内外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既积累了成功经验,也吸取了许多失败的教训。 宁通公路六合东至扬州段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12年的运营,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包括板块断裂、板角断裂、错台等情况,严重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需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进行沥青混凝土罩面,并对如何延缓沥青罩面层反射裂缝的产生进行研究。
国内用于沥青路面加筋的玻纤格栅种类较多,但玻纤格栅指标不明确,测试方法和标准也不统一,急需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产品规格、性能要求、测试方法标准。
采用玻纤格栅加筋沥青混凝土路面能大大改善其结构性能,但改善的原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宁通公路六合东至扬州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采用的玻纤格栅加筋沥青混凝土面层,从目前通车情况来看,效果较为理想,由于裂缝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玻纤格栅抑制反射裂缝的最终效果尚有待今后作长期观察。
随着加筋技术的发展和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理论的不断完善,新型的土工加筋材料不断涌现。土工格栅的出现,对公路工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不同的土工产品的作用不同,正确选择合适的材料对公路工程的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公路的破损,显示着一些工程的质量问题,路面破坏,路基沉降等影响到行车安全和舒适,同时也影响行驶车辆使用寿命。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技术,主要作用是降低路基的整体沉降、降低路基沉降速率、减少不均匀沉降。此法在工程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其主要优点在于施工简便、效果明显、费用也较低,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国内外***反射裂缝的研究概况
沥青混凝土加筋能提高路面结构层对裂缝的抑制能力、对横向剪切破坏的反抗能力等,达到延长路面结构的疲惫寿命、节省材料、降低费用的目的。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采用加筋的方法来改善路面使用性能的设想由来已久,自三十年代开始掺加石棉纤维,到五、六十年代美国、加拿大和英国试用以金属网作为沥青混合料中的加筋材料使用,均因材料不过关未能推行。八十年代开始对PG进行应用研究,英国以NETLON有限公司为代表,研究了塑料格栅的材料性能及路用性能,并逐步推广应用。这种格栅具有两种功能:一是能提高沥青结构层的强度,具有长期反抗拉应力的能力;二能使应力均匀分布在较大的面积范围内,大大减轻沥青结构层的徐变作用,最终达到防止沥青路面开裂的目的。
国内自八十年代末开始研究此技术。1992年北京市公路局设计研究院结合八达岭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大修,采用金属网加筋沥青混合料结构修筑了500m试验段,使用效果较好。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道路研究所于1993年7月提出了《塑料网格在柔性路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报告,对室内外试验进行了具体阐述,并提出了施工工艺。长沙交通学院也对塑料格栅进行了室内研究,提出了《土工格栅对沥青路面抗车辙、抗开裂性能的试验研究》初步报告。北京市政设计院研究所对加拿大贝密尔斯有限公司生产的自粘式沥青路面加劲网格进行了室内试验,得到了初步结果。